IMG_0665

在四月底五月初,先是看到SAD audio的貼文,日本的Pentaconn竟然也推出自家的第一支耳機,對Pentaconn比較有印象的就是做一些耳機用的配件,如COREIR 金屬耳塞(膠),分線器滑塊,平價的升級線,再來就是升級線發燒友都好評的Pentaconn OFC 4.4mm插頭,這也是很多人用的,雖然貴但聲音跟品質是真的好,也大顆充滿霸氣,相較於於Furutech 碳纖維鍍銠 4.4mm,我自己更喜歡Pentaconn,聲音更中性。

所以這支第一支耳機Pentaconn Scyne α01的發表,很快就吸引目光,主要是對這間品牌的認同度高,有在關注,而且金屬小巧外型又是喜歡的動圈耳機,重點是價錢非常吸引人,2萬多台幣的售價,馬上跟Danny大聯繫在6月初回台灣參加網聚時把它帶回家,真的感謝Danny大的熱情與效率,本身就是一位非常發燒的資深發燒友,並有自己的耳機事業。

這支耳機就價位跟動圈設計,應該是可以跟Beyerdynamic Xelento 2以及Spirit Torino TWIN PULSE BERYLLIUM做對比。

Scyne α01 這支耳機是全日本製造,它的規格如下(重SAD audio頁面)

單體:10.2mm LCP液晶振膜 + 低硬度測邊複合振動板+N55釹鐵硼磁鐵
⭕️技術:特殊前腔造型 / 雙後腔室構造 / HDSS技術
⭕️腔體:高純度黃銅Brass(CNC切割)+白金電鍍
⭕️頻率範圍:10Hz – 22kHz
⭕️阻抗:16Ω
⭕️插針: Pentaconn Ear
⭕️耳機線:6N OFC 4絞 銅鍍銀
⭕️端子:4.4 L型5極鍍金
⭕️重量:約8.6g(單邊)
⭕️配件:COREIR AL ALLOY(S/MS/M/L), 耳機收納盒, 説明書

主要重點在於這顆動圈振膜的設計是用10.2mm大尺寸的複合式振膜,而形狀跟模的圖案是經過設計降低失真,而LCP(液晶聚合物)是一種高性能的樹脂材料,LCP 球頂(或圓頂)指的是用 LCP 材料製成的振膜,其形狀通常是圓頂形的,以提高音質表現,其優點在於具有高剛性,使得振膜在振動時不易變形。這有助於減少失真,提供更清晰的音質,再來是LCP 振膜相對其他材料更輕,能夠更快速地響應音頻信號,提升高頻的表現力和細節,良好的內部阻尼特性,可以有效地抑制共振,進而減少不必要的噪音和失真,使得耳機在高頻和中高頻範圍的表現更好,音質更為清晰和細膩,並且能夠有效地減少失真和不必要的共振。

再來是N55磁鐵能產生強而穩定的磁場,磁通量很大,動圈單元能夠更精確地控制振膜運動,這有助於提升低頻的深度和力度,中頻的清晰度以及高頻的延展性,整體音質更為平衡和細膩。。

內部的腔體形狀也是經過各種3D打印與測試組合後的最佳設計,外殼的材質是金屬黃銅再鍍白金,這部分也會影響共振。可以發現整體耳機的設計的心思非常的細膩,再再顯現出日本品牌對聲音的堅持,真的想得非常多且仔細,我估計雖然是第一支耳機,但在推出前可能規劃許久。

原廠配上自家的COREIR AL ALLOY金屬耳塞,第一次使用覺得配戴很新鮮,不會不舒服,而且中心是金屬實心有別於一般矽膠給人一種很穩的配戴感,再來是這個金屬外殼對比於一般樹脂耳機,本來以為會磨耳朵,但對我而言還算舒服,一點也不會有易物感,而且外殼小巧就是讚。

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它是用 Pentaconn Ear 插針,我也只有NUARL Overture 動圈耳機用的是Pentaconn Ear ,好像日本耳機會比較多家用,這對大部分燒友而言比較屬於特規,但如果問我對比mmcx/CM,會說Pentaconn Ear其實算是結合兩者優點於一身,CM大家都懂插拔多次後最容易鬆脫,有時發生在邊走邊聽拔下耳機那一刻,插針鬆脫,耳機掉落,而mmcx的設計很緊可靠度較好,可惜太緊,且中心的細針容易因為裝時不注意而歪掉,Pentaconn Ear 又緊又好插拔,可靠度比較好,這時候如果線材用的是可換線插針就很讚如EA ConX, Eletech Versa, OE等。

配的線材是自家OCF鍍銀線,2 wire講求方便攜帶。

初聽感
煲了一晚上直接聽,但動圈耳機有沒有煲機聲音表現差異非常大,我直接先配LOTOO雷神之槌來聽,mid gain大概50/100左右有足夠的音壓,蠻好驅動的,這點配一般小尾巴應該也推的動,第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結像非常清晰,樂器的形體感很好,沒有一般動圈耳機偏向暖糊的既定印象,人聲凝聚且貼耳,細節對比一般多單體動鐵不算多,但呈現得很自然,當我聽一些日系流行,抑或是最近在玩的PS5 Stellar blade OST真的很好聽,尤其是女聲表現,因為它的人聲很清晰帶點少少音染,可能跟低失真有關係,再來是中高音明亮不會刺激,很明顯是日系耳機的調音,在樂圖機器的推動下,人聲的位置除了更向前貼耳外連帶的動態更好,也更飽滿些,低頻也是屬於富有彈性,且下淺夠的類型。

我嘗試測試小尾巴對於Scyne α01的影響,拿DITA Navigator推,我本來以為Navigator中頻偏暖,會碰出不同火花,但沒想到中高頻有點刺激,然後因為開始接手機聽Tidal串流音樂,發現一些錄音不好的歌,放大了缺點,尤其是背景的絲絲聲,果然失真度做的很低的耳機對於音樂檔案的要求就更大,接著測試用了Phatlab RIO新版,發現聲音非常的乾淨,中高頻刺激感消失,此時才發現Scyne α01雖然好推,但對於前端很敏感,不同的前端表現也不太相同,雖然靈敏度110dB以及阻抗才16歐姆好推,但可能因為失真低,前端表現不同連帶稍微影響聲音,但整體的素質還是在且優秀。音場我覺得以入耳式耳機來說算夠了,畢竟是以人聲為調音走向,聽日系女聲就對了。

再來是對於線材的靈敏度,我換個Vortex Eddie Squared試,改變還算大,人聲一樣向前但是變的更厚實更暖些,音場又大了一圈,樂器的結像稍微更潤少一些菱角,中高頻的透明感又好一些,不過喜好看人,如果你喜歡本來偏亮的人聲,Eddie Squared會變厚,要維持原廠的調音以及更大的提升,銅鍍銀會更棒,例如Effect Audio Cadmus等

一點簡單的聽感供參考,還會繼續煲,有更新在跟大家報告。

週末愉快

開箱照

IMG_0643IMG_0645IMG_0647IMG_0650IMG_0651IMG_0652IMG_0653IMG_0654IMG_0655IMG_0656IMG_0657IMG_0659IMG_0660IMG_0661IMG_0662IMG_0663IMG_0664IMG_0665IMG_0738IMG_0739